【南方網】“三八”婦女節(jié),,致敬每“醫(yī)”刻閃閃發(fā)光的她
? ? ?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的6600多名職工中,女職工占了73%,。在醫(yī)院,,她們是醫(yī)師,,是護士,是醫(yī)療戰(zhàn)線上的“鏗鏘玫瑰”,,肩上擔負著救死扶傷的使命,。在家里,她們是女兒,,是妻子,,是偉大無私的母親,心中有著細膩溫暖的柔情,。在第114個“三八”國際婦女節(jié)來臨之際,,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山一院巾幗能手的世界,致敬每“醫(yī)”刻閃閃發(fā)光的她,。
?
? ? ? 兒科ICU主任醫(yī)師李易娟:救治一個孩子,,幸福一個家庭
? ? ? 她,在兒科臨床一線工作超過30年,,愛崗敬業(yè),、無私奉獻,工作中始終把患兒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,,成功救治國內體重最低(5公斤)的腎移植患兒,。她,深耕臨床教學三十載,,致力于提高學員急危重癥的救治水平,,為兒科臨床源源不斷輸送高素質人才。她,,主動請纓,,參加為期17個月的援疆工作,在喀什地區(qū)十二縣市推廣膿毒癥規(guī)范化診治技術,,獲“優(yōu)秀援疆干部人才”稱號……她就是兒科ICU主任醫(yī)師李易娟,。
?

李易娟工作照
?
? ? ? “救治一個孩子,幸福一個家庭,。”李易娟認為,,孩子是一個家庭的紐帶,,兒科醫(yī)師則是維系家庭幸福的重要所在。幫助患兒接受治療,、轉危為安,、逐漸康復的過程,讓自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,。收到來自康復兒童的手寫感謝信時,,李易娟備受鼓舞,,更加激勵她想要在兒科臨床中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。
?

康復兒童給李易娟及其團隊的手寫信
?
? ? ? 急診科主管護師劉楠:對人民群眾進行心肺科普非常重要
? ? ? 對于急診科主管護師劉楠來說,,在急診科的二十年她看到了人生百態(tài),,也見證了許多人的喜怒哀樂。二十年前,,她還是一名實習護士,。有一次,急診科接到120急救電話,,一位老人在打乒乓球時突然暈倒,,急診科迅速出車,趕到時患者的呼吸已經停止,。幸運的是,,現場有熱心群眾對老人進行心肺復蘇,通過后續(xù)的搶救措施,,老人的生命得以成功挽救,。
? ? ? 在此次急救事件中,劉楠意識到對普通群眾進行心肺科普非常重要,,近二十年來她也秉承著這個信念,,時常利用自己的業(yè)余時間走進社區(qū)、學校,,帶領團隊向群眾科普急救知識,。同時,她還積極協助基層醫(yī)院,,開展急救技能的培訓,,幫扶醫(yī)院遍布蕉嶺、龍巖,、貴陽等地區(qū),,平均每年開展急救活動25場,培訓約1500人次,。
?

劉楠工作照
?
? ? ? 談及母親,、妻子的角色,劉楠感到有所虧欠,。她坦言,,因忙于工作,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,,家里的事情多數是丈夫去處理,,她非常感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讓她能在熱愛的工作崗位上發(fā)光發(fā)熱,。劉楠表示,,未來會繼續(xù)立足崗位踏實工作,,以細致周到的服務幫助病患恢復健康。
?
? ? ? 手術麻醉中心副主任醫(yī)師房潔渝:精益求精,,保障手術中病人的安全舒適
? ? ? 從醫(yī)27年,,手術麻醉中心副主任醫(yī)師房潔渝積攢了豐富的工作經驗。2023年,,房潔渝響應工作安排前往廣西,,參加中山一院廣西醫(yī)院麻醉科的建設。由于她表現出色,,在院領導的支持下,,第二年繼續(xù)駐點廣西,帶領麻醉科團隊不斷提升技術水平,。
?

房潔渝工作照
?
? ? ? “我希望把中山一院好的經驗,、好的技術帶到廣西,為廣西老百姓的健康事業(yè)作出貢獻,?!狈繚嵱褰榻B,一些病患主動脈瓣狹窄,,需要通過經皮主動脈瓣置換術完成治療,,在麻醉過程中,老年人群體容易出現低血壓,、心律失常,、心肌缺血等問題。通過借鑒,、學習廣州的成熟經驗,,房潔渝帶領團隊在2023年順利完成了33例經皮主動脈瓣置換術的麻醉工作,將所有病患安全送出了手術室,。
? ? ? 在家里,,她是一位勤奮上進的母親,給孩子們樹立了正面積極的榜樣,。在醫(yī)院,,她是一位一絲不茍的醫(yī)生,以精益求精的態(tài)度,,確?;颊甙踩孢m地度過麻醉手術期,贏得無數患者的信賴與尊重,。
?
? ? ? 精準醫(yī)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朱亦君:讓醫(yī)學技術造福更多患者
? ? ? 今年春節(jié)期間,中山一院的一臺大型分析儀器有序檢測著800多個血液樣品,,這背后離不開朱亦君的無私付出,。為保障分析項目的連續(xù)性和進度,,她兢兢業(yè)業(yè),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,。
?

朱亦君工作照
?
? ? ? 朱亦君是中山一院精準醫(yī)學研究院副研究員,,多年來專注于腸道微生態(tài)與人體健康關系的基礎研究。作為女科學家,,她具備出色的獨立研究能力,,參與了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一項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,申請了一項專利,;同時她擁有卓越的團隊合作精神,,與臨床科室合作發(fā)表了5篇學術論文,并利用自己專業(yè)特長,,常與臨床科室交流探討質譜技術,、代謝組學和微生物組學等先進技術,及其在臨床與基礎研究中的應用,。
? ? ? “90%以上的疾病都是由腸道起始,,腸道微生物與人體的健康密切相關?!敝煲嗑榻B,,很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、糖尿病,、心血管疾病等都是由腸道不健康狀態(tài)引起,,她希望能將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結合起來,在將來將腸道微生態(tài)基礎研究應用到臨床實際中,,更好地解決病患的健康問題,。
?
文/記者 陳婷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
報道鏈接:https://xapp.southcn.com/node_fb07388412?temp=1&k=8919356c0d
報道時間:2024-03-08
?